【解说】这期走入我们镜头的老兵叫徐世传,是1953年四月份入朝参战的。通过徐世传的回忆,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抗美援朝后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补给以及军事力量都已经占有了绝对优势,为了巩固防线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断补给军队,接岗换哨,巩固前期浴血奋战打下来的胜利成果。对老兵徐世传的采访,让我们知道一场战争需要无我、忘我的浴血拼杀,需要把握全局、权衡进退的斗智斗勇,更是需要一线战场上时刻面对死亡威胁的坚守。作为军人坚守到胜利是他们的荣耀,让我们从他的回忆里感知胜利的来之不易吧。
【同期声】老兵徐世传:“ 我是1953年二月份在山东禹城县报名参军的,1953年18岁响应国家号召吧就报名参军。我参军之前那时候那么小在家也没上过学,我在家帮着老人种地干什么的,在家就忙乎的。参军在国内新兵训练了以后4月份入朝的,就是排连长带着我们去的。反正一入朝晚上朝前去,一到白天以后吧就都宿营了,白天因为他那飞机打的厉害,火车开到山洞里等着,在山坡上宿营,一直到晚上火车开出来以后坐着火车再向前走。一直坐到元山,完以后就下火车了,下火车以后在那元山那边那个叫丁字山兵站等着前方接兵单位,那个单位叫兵站在那等着。白天防空太厉害了,那是个主要地方,都住在山上,飞机经常上去轰炸去,不到一个礼拜吧前方来人领着,领着以后我们排长,我们新兵连排长带着我们跟着向前方走。再不通火车,行军走,晚上走,一直走了大半夜吧就到前线了。前线部队是什么呢,部队正式番号是69军203师609团一营一连,直接就分配到一连。他那部队呢正好是中线反击战打下来以后,守着前沿部队守着的,我们到那以后就直接在那,在部队就补充到连队。补充到连队以后正好我们住在山坡下面,在那有一个榴弹炮炮群,敌人那炮直接打那去了,太近了,我正早晨才起来下山沟去洗脸弄水去,结果炮来了以后打了一下子。炮一打完以后这个地方(指肩胛部位)打这么长短一个弹皮,打完以后反正那时候年轻吗,完了负伤以后我就这样叭一下把它提下来了,一看还有血呢,赶快就捂住了就上山了。上山以后还不叫坑道,前线前方叫猫耳洞进那屋。完了整个补充到班了以后,没有一个礼拜吧,连部招通信员,把我从班里调连部了,调连部就是给连长当通信员。没几天营连去勘察地形去,正好到敌人前方的地方勘察地形去。我们去了都秘密进去的在那勘察,勘察就隐蔽起来以后,叫李承晚的部队他在那驻守呢,我站在那望风,我们营长中间,我朝那一看人家那巡逻部队发现我们了,举枪就要打了,叫我一把就把营长摁倒以后,摁倒枪就打过来了。我们营长起来以后反过来把我,我背的叫什么,叫美国的卡宾枪,夺走我枪以后上去一枪就把那个打倒了。打倒以后人家那部队整个开火打,我们就见着敌情就撤下来了。撤下来给前方部队信号,部队就哗哗往他那阵地打炮,炮轰了,我们整个那个队伍就安全的回来了。这不算什么大战斗,反正有这么个情况,一直在那白天不敢出去晚上出去。就我们补充这新兵锻炼吗,上前线敌人阵地下面运炮弹,走了有几个晚上。有一天晚上我们去了以后还挨一顿敌人那边机枪打,不过我们没打着人,完了我们装完以后赶快撤回来。反正整个我这情况吧一直在那前方部队在那守着,一般白天在那熟悉信号,红绿什么信号弹,什么信号打仗以后是干什么用的,完了以后熟悉这些信号。一直在那住了不到一个来月吧,就在那守着。我们准备往下送敌人一个那叫大黑弹,就是准备半夜行动呢,推着那弹就到汉城了,就是准备在那战备呗,就整个行动这么样。一直在那守,守到7月份。有一天晚上连部通知了,我们炮连通知了,告诉各排,在那都在猫耳洞住,告诉不准出来,就在那屋里头,除了观察哨其他人一律在猫耳洞蹲着,不准出来,完了以后双方那炮打的相当厉害了,我跑回来以后,就在连部里对连长说,行了都告诉了我通知到了,完了以后他说你歇歇吧,就在那听。听听以后,突然炮都停了,都停了以后电话来了停战了,停战协议签字这就停战了。一直到了停战协定签完生效以后,我们在前方离三八线挺远的,然后签了停战协定以后部队就朝回撤了,因为三八线交给中立国管了,我们就撤了一直行军,反正别的什么都可以扔,武器,一粒子弹不准扔,反正急急忙忙就向外撤,我们走了不到十多个小时吧,就过了三八线了。一直朝后走,朝回撤,撤、撤、撤,过个两天一夜吧部队就直接撤到清川江旁边有个叫北松里那个住的地方,完了以后都在那住着。因为清川江那地方交通要道,火车,汽车都从那走,就在那守着,完了一直在那驻了一年。我们那连是一等功臣连,特别回来以后对我们连队特别优待,什么白条猪啊,什么鸡啊,各种菜啊,就那花黄菜什么东西比较多,生活相当丰富了。在那驻了一年多点部队就转移,转移到朝鲜西海岸,西海岸专门有个山,山上这边就是老百姓的房子,我们部队上西海岸去在那接防。那个山上高地那个晚上都看到山里头一个小岛,小岛他那美国部队,美国守护着,别国不能动。他那经常有美国部队上山上去,在山里头排练干什么,朝鲜老百姓在那打鱼干啥,顶上哨所,他们那边排练、观察。反正一直在那守,守到1955年第三批志愿军回国,我们部队就回国了。
【解说】在采访过的老兵当中能很顺溜的把自己在朝鲜战场经历的那些事讲的很清晰的老兵其实并不多,但是徐世传老人让我们很是欣慰,他思路清晰的把朝鲜战场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讲的很明白。接下来他的回忆拉回到1955年从朝鲜回国的往事当中。
【同期声】老兵徐世传:“1955年回国以后呢,和部队一块,我那时候在部队,由连里通信员一直调营里通信员,后来调团政治处通信员,回国的时候就是随着我说的那个团政治处一块的。(回国回到哪里)回国到徐州,在徐州郊外,完以后军部师部在市里,团部都没在市里,都住的民房在郊区。一直在那以后,干时间长了还是个战士,跟我们一块当兵的有的当了班长了,当副班长了,政委说你干干你就下连吧,你别在这了,你这么大岁数干这么多年了,这么的叫我下连就在部队团部不是连,侦察排当战士。一直没在部队里当战士,别说别的,出操时立正、稍息都做不好,其它的就更不懂了。呆了不到多长时间,就把我调到师部开的集训营,我们团参谋长在那里,在那营把我们调那里学习去了,学习半年吧,就考试完以后又回了部队了。回部队任我们团部那管理员以后,回来调上排级,调排级以后我说我学的是火箭炮,就是火箭筒那个,我说我学的东西跟那不对口,他那没这个,不行啊,以后我又回我原来那连了。回连里以后就是副班长,到连就是副班长。在连部那时候不是文盲吗,我当兵的时候就是文盲没有文化,后来在部队当通信员的时候扫盲,扫盲以后我在连部里反正咱不说是聪明吧,脑袋瓜子还是挺什么的,经过扫盲以后基本上一般的字,看看报纸啊,都还行了,写写家信啊也能行了。”
【解说】我们采访过的老兵大部分都是随王震将军率领的十万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的,而徐世传是个例外,他是回家娶妻生子,又在当地乡里干得不错的情况下,自己主动提出要来北大荒的,我们想他是无法释怀当兵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吧。
【同期声】老兵徐世传:“(你怎么来到虎林这的)部队复员,部队复员是1957年。复员以后在家呆了不到两年,就算两年事吧。那时不搞起合作社了吗,去了以后,因为我1956年就入党,乡里就把我调那去了,合作社没人,没有党员。在那以后吧还干保卫工作,兼任保卫工作,民兵连长工作,民兵连连长。到1959年,正好这边农场上那边招人去,我说不是兵团来招人上北大荒去吗,我说我不在家干,乡里一个副乡长说这个事我给你办,第三天乡里打电话来说上这来批准了。(你来到虎林这都做过啥你讲一讲)一直坐车坐到虎林,来到虎林以后有人把我们接到那时候是858和平农场,就在老场部那等分配,分配到六队,在那当组长,那时候种地呗,领着一个排种地。后来工作变动挺多的,上拖拉机(徐世传老伴:开完拖拉机就上猪号养猪这个人在,忠信(疑为)16连,从16连又上60(不确定哪里)修路去,修路回来在那直接调虎林,虎林转运站,四师批发站那不有铁道边吗,在那转运站。),1969年上建三江修路去了,在那以后我又调回转运站去了(徐世传老伴:开那叉车,装电线杆子,装煤,干那活的。)。(属不属于退休啊)就在那块干完活退休的,56岁退休的。”
【解说】老人对转业回家再到北大荒所从事过的工作讲了很多、很多,只是我在进行整理的时候发现老人说的事件几乎都是断断续续的,让我无法准确衔接,毕竟我离那个年代很遥远,一些地名等都不能准确查证,所以我做了删减,只留了以上部分。但是通过老人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回忆和对复员回家再到北大荒的回忆,让我更加肯定抗美援朝那段军旅生涯早已深深扎根在徐世传心中,所以他讲述的那么清晰,那么让人心生敬仰。
【同期声】老兵徐世传老伴:“感谢共产党毛主席啊,要不咱能上这来吗,俺们来这十万官兵都在这。(现在生活条件都挺好的)可好了,孩子都有工作,俺俩6000多块钱谁也不用。你高兴吗过的,(老兵徐世传:啊,过的高兴。)……”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
问录音内容在手机哪里 2个回答
-
问录音怎么免费转文字 2个回答
-
问有什么免费录音转文字的app 2个回答
-
问录音内容在手机哪里 2个回答
-
问叫卖录音广告用什么软件 2个回答
-
问录音怎么免费转文字 2个回答